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21世纪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国家赋予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责任。但是,由于该校信息技术教师严重缺乏,进不来,留不住,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全靠教师支教完成,时开时断,没有持续性。

2019年1114日,信息技术技术名师工作室组织了两位西区本土的青年教师(市第十二中学校的梁如老师和市十九小学的孙荣霞老师)送教到二十小。此次活动也是“攀枝花市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发起的“在学生心中埋下‘程序’的种子”系列活动之一,其目的有三:

     一、传播“程序”的种子,让偏远学校的孩子也能享受“编程教育”, 在他们心中埋下‘程序’的种子。

二、推动西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回归。

三、培养青年教师

全体西区信息技术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由西区信息技术教研员杨明刚主持。

送教的两节课上都是Scratch教学,孙荣霞老师的课在低段班级进行。从学生喜爱的故事导入,将学生带入游戏角色,以帮助“外星小猫”变成“地球小猫”的方式开始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乐趣,以积极的状态成为课堂学习的主动角色。通过任务驱动,并让学生在玩中学,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了用Scratch编程“搭积木”的一般操作过程。

梁如老师则从观察《遨游太空》动画设计开始,让学生先通过观察,运用“解剖麻雀”的方法对“动画”的构成要素、角色行为特点等进行分析,再通过研究、探讨,最终得出“动画”设计的基本步骤。整个过程以“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这一能力培养为主线,逻辑严谨,结构性强。整个课堂注重思维、思想的培养,没有给学生一段完整的积木指令,而是引导学生独立去发现、去分析、去探究,“重思维、轻代码”,充分体现了“编程思想”的培养。“闪烁的星星”这种“开放式”的任务设使得任务完成的效果“百花齐放”、“千差万别”,让解放了学生思维,使结果不再是程式化、模板化。

课后,工作室成员钟莉、张艳成两位老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别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点评:

孙老师虽然是一个刚入职一年的新教师,但是极强的亲和力和精彩的课堂引入很快将学生带入了学习环境,让学习在自然中发生。梁如老师则是一个有16年教龄的骨干教师,上课更理性,有节奏,有逻辑,对课程目标的把控更恰当。

领衔人杨俊林高度评价了两节课的作用:将“程序思想”传播到了偏远、薄弱学生,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程序”的种子,同时强调:我们开展编程教学,实施的是“编程教育”,而不是“教编程”,主要培养的是编程思想,而不是要教学生写代码。

杨俊林表示: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将全力推动西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培养青年教师,找路子、搭台子,提供业务指导和一定量的资金支持。

最后,西区教研员杨明刚就目前西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了简单阐述,表示:借助市名师工作室的助力作用,西区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将出台相应的课时保障制度,建立考核、考查机制,以促进教育教学、教研的实质性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