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国家赋予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责任,编程教育已经重新纳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Scratch、python 教学只是一个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应当落实到课堂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让“培养”成为一种常态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为促进新教材、新课标的进一步落实,2019年10月17日,信息技术名师开展了送教到西区活动,送教活动在市31中小学举行,西区信息技术教师到场进行了观摩学习。

工作室成员钟莉、张艳成两位老师分别在小学、初中两个学段上了《初识Scratch》和《初识python》两堂程序设计课。

两节课都是程序设计课程的第一课时,旨在激发学生对程序的兴趣。课堂引入极具感染力,张艳成老师以“自主学习、感受、体验”为目标,通过演示神奇画图,网络爬虫瞬间批量下载网站图片和视频等展示了Python强大功能,惊呆了所有学生,让学生大开了眼界。随着自主探究、学习、体验、偿试等系列递进过程的推进,激发了学生对“Python”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慢慢走上了“程序”之路。

钟莉老师则通过游竹湖园、清理湖中垃圾的小游戏引入Scratch,牢牢抓住了小学生爱“玩”的心理,让学习自然发生。钟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运用了自己设计制作的电子教材,展示了Scratch在文字、数学、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的应用,整个内容丰富多彩,新颖而接地气,完全吸引住了学生和在场听课教师的注意力。教学设计中“流程”的引入任务变得清晰,“积木式”的设计让“程序”变得简单,“开放式”的问题设计让思维变得活跃。

两节完全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充分体现了展示了“素养”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实施和落地的。让“信息无处不在,程序也无处不在,程序就在我们身边”的思想深入了人心。

课后,工作室领衔人杨俊林高度评价了两节课的作用:在学生心中埋下了“程序”的种子,给西区信息技术教育起到了一个开头的示范和推动的作用。希望信息技术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编程教育这一个基本素养,要让“程序”深入人心。

      工作室成员魏晓波做了《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的微讲座,提出了大数据背景下如何从数据角度进行课堂观察的不一样的新思路。